发布时间:2025-10-15 18:05:24    次浏览
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家长慧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家长慧----做中国最好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从理论上讲:0-6岁阶段,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以下是一位爸爸的分享文章,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小海马为什么是爸爸生出来的家有学生的父母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阅读是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孩子长大以后,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能力与习惯是学生一种重要学习素质。我家女儿六年级了,经过学校五年多的教育,看到她时不时拿着厚厚的名著专心致志地读着,心中感到十分欣慰,甚至有种佩服的味道,那样的大本头,作为成人也感到读下去不容易,而孩子在读,不论她能读懂多少,至少她有勇气和信心读,更重要的是她有兴趣读。回顾孩子的阅读历程,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就像一步步台阶,引领着孩子一路走来。记得孩子刚上一年级的那个国庆节,有一项假期作业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读一期注音版的《未来作家》报。那么大一张报纸上,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文字,孩子刚上学一个月,除了勉强学会了拼音,汉字基本上都不认识,这简直是强人所难啊。孩子顿时没了信心,一边玩去了。我将报纸拿在手里,一边假装看着,一边寻思着如何让她对这张报纸感兴趣。忽然,我看到一篇《为什么说小海马是爸爸生出来的》的文章。于是,我惊讶地告诉女儿:“小姑娘,你知道小海马为什么是爸爸生出来的吗?”紧接着,我开始大声读这篇文章:“为什么说小海马是爸爸生出来的?海马的生育方式很特别,它与传统的生育方式恰恰相反……”。我读着读着,女儿将我手中的报纸抢了去,说:“在哪里?我看看”。于是,我将孩子抱在怀里,我们看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这篇小文章。这时,女儿正要将报纸扔下,我趁时说:“姑娘,这里还有一个谜语,你要不要听?”女儿表示同意。我让她同我一起看报,并指着那些有拼音的汉字,一个一个地让她读:“空心苗,叶儿长,挺直腰杆一两丈,老时头发白苍苍,光长穗子不打粮”。谜底芦苇,孩子没见过,肯定猜不到,我就给她讲了这种植物:杆里面是空心的,叶子很长,杆的端部长出一个象麦穗一样形状的东西,但不能吃,并说这种植物叫芦苇,这个谜语说的就是这个。为了增强她的感性认识,我说,下次爬山的时候,我会指给你看看,有种跟芦苇差不多的植物。在我进一步的引导下,一张两开的大报纸被我们完成了一小半。 女娲补天与《红楼梦》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通过讲故事引导孩子读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学校的教育下,孩子慢慢地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我希望她开始接触一些经典名著。然而,读名著的难度很大,因为名著大多背景广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弄得不好就会让孩子读不下去而丧失阅读兴趣,甚至造成对孩子阅读兴趣致命的打击。家长如果想引导孩子读哪一本书,需要在阅读之前做好充分的铺垫,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讲解本书的相关内容,让孩子有充分的了解,还可以设置悬念,勾起孩子的阅读欲望。女儿二年级下学期假期,学校喜欢孩子们读一本名著,我们去书店买少儿版的《红楼梦》。尽管之前,孩子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已经知道一些,可以说她对这本名著已经早有耳闻。然而这本书孩子并不爱看。怎么办呢?强制是千万行不通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只好先把本书放起来,跟孩子愉快尽兴地玩,为了让孩子开心快乐,我们一起学习打羽毛球,玩她的小游戏(比如变着花样玩石头剪刀布),爬山,讲故事等。直到她把还要读一本名著的事差不多给忘了,一天,我对孩子说: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孩子当然喜欢。我说:爸爸先给你提个问题,答对了就给你讲这个故事。孩子答应了。我问道:女娲补天是用什么补的?这个问题没难倒她,她说:是炼五色石补的。我再问:你知道她一共炼了多少块五色石,补天用了多少块吗?这回孩子不知道了。我告诉她:传说一共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补天,还多了一块。孩子说:这我还不知道。我又问她:你知道多的那一块怎么样了吗?孩子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开始给孩子讲故事。那一块石头经天长日久,变成了一块灵石,心里渐渐有了思想和情绪,就很不服气,凭什么别的石头都可以去补天,我也并不比别的差,却不能去。它整天在那里唉声叹气。直到有一天,有两位神仙从那里经过,见到这块石头。两位神仙说起人间的富贵繁华,石头很是向往,就请求两位神仙把它带到人间去,于是,两位神仙就把那块大石头变小,带到人间,让它投胎变成人。这块石头被两位神仙带到一个大户人家,投胎变成一个富家公子。这个公子出生的时候很奇怪,他的嘴里衔着一块玉,他的名字就叫贾宝玉。贾宝玉你知道吗?他是谁啊?这时孩子恍然大悟,问我:他就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啊?通过这一段传奇,孩子对这本名著有了最初的兴趣,读这本书也就这样开始了。《红楼梦》可能是四大名著里最难的一部,我个人觉得,读不出太多充满悬念跌跌宕起伏的故事,只能够通过一些或热闹或凄清或动人的场景,调动读者细腻的情感去体味。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读者具备一些基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知识,否则,一开始就会被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挡在门外。比如说宁荣二府里面,谁与谁是一家的,人物辈份关系,四大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等等。孩子可能还没有辈份的概念。为此,我画了一张家族关系的谱系表,让她明白长辈与晚辈、直系与旁系的关系与称谓表,又画了一张针对《红楼梦》人物的家族谱系和姻亲关系表,让孩子渐渐地明白了主要人物关系,如宁荣二俯的世袭继承关系,各有哪些主要人物,谁是父亲谁是子女,谁是丈夫谁是夫人等。通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算是完成了阅读任务,对这本书有了粗略通读。 分解《三国演义》我们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更早于《红楼梦》。女儿二年级上学期的一个周末,孩子读杂志《小学生天地》,里面有一些书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小学生写的字画,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孩子读完了这首词,我问她在什么地方见过。孩子迟疑地摇摇头,于是我唱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下孩子更加清晰了,只是她一下子没想起这部名著的名字。我提醒她说了一个“三”字。这下,孩子说出了“三国演义”这个名字。我决定给孩子再讲一讲关于这部名著。我让孩子说出里面五个人物。孩子说出了曹操、诸葛亮、张飞,刘备、关羽是我提示她的。我问《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文学作品。孩子答对了,说是小说。我向孩子伸出大拇指,说正确,同时补充加上一个定语:历史小说。如果孩子回答错了,我会只向她讲是小说,她既然答对了,在肯定她的同时,我还得尽量让她了解更深一点。接下来,我再一次向她讲了三国的概况,这时,她妈妈正好打开电视机,里面正好放着电视剧新《三国》,我与孩子都立即要她妈妈不要动遥控器了。我跟孩子看了一点三国,看着看着,孩子若有所悟地说:三国,就是魏蜀吴三个国家,我知道啦。《三国演义》这部气势力恢宏的大书,如果全面对孩子铺开,她会感到头晕目眩眼花瞭乱的,她可能很难走入这个“场”,有人统计该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200多个之多。一次我发现孩子对诸葛亮的智慧故事很感兴趣,于是就专挑诸葛亮的智慧故事给她讲,让她读,再向曹冲、孔融、杨修、张松等这些聪明人物扩展。之后,再根据书中各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典型事迹,分别阅读。这样,把一本大书分解开来,既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降低了阅读难度。 阅读培养,在路上上小学五年多以来,孩子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阅读兴趣,阅读速度练得很快,阅读味口也越来越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易到难,读了许许多多童话和神话故事,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学,金庸的武侠小说,欧亨利和莫泊桑的短篇,鲁迅的《呐喊》、《彷徨》部分小说。每周,孩子都会从学校图书馆里抱回一本厚厚的名著,像《莎士比亚悲剧集》、《红与黑》、《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类完整版,都在她的阅读之列。尽管她只是囫囵吞枣地读,大致了解了故事梗概,但是她的阅读兴趣让人感到欣喜。孩子很快就要上中学了,会接触到一些文言文的课文,我也希望孩子对名著的阅读有更深一步的层次。基于这两个原因,我们暑假里买了一本完整版的《三国演议》,一方面更深更多地了解这部作品,另一方面,半文言的汉语,我想对她以后学习文言文是会有极积作用的。最实我陪着她慢慢读,后来她嫌慢,就自己读开了,根据她的计划,暑假读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我一直希望尽力配合学校,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成长。然而孩子的成长还刚起步,她的阅读兴趣还只在有故事的书籍,阅读面还很狭窄,对文章的理解还不会很全面和深刻,读得很肤浅,有贪多图快的毛病等。希望随着孩子的成长能慢慢地克服阅读上的毛病,阅读习惯和方法得以巩固和成熟。谢谢大家!什么是●家长慧 —微信上的家长会百万家长粉丝聚集在一起。各年级QQ群,微信群等待您的加入!公众号后台回复”加群”查看详情!回复“招聘”了解家长慧招聘信息!—思想上的家长汇让不同的教育观念在这里碰撞。点击家长慧菜单进入全国家长论坛! —收获上的家长惠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起成长。海量免费学习资源请进入家长公社微站获取!—充实自己 服务社会做中国最好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